小趾
即第五足趾。
即第五足趾。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同心气盛。详该条。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可见烦躁发狂等症。
出清·亟斋居士《达生篇》。指胎产而言。因其为生人之始,故名原生。
见溪谷条。
指七种组成不同的方剂。即大方、小方、急方、缓方、奇方、偶方、复方。详各条。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
《叶氏女科证治》。即经来胁痛。详该条。
证名。《幼幼集成》:“小儿寒证有七:面白,粪青白,肚虚胀,眼珠青,吐泻无热,足胫冷,睡露睛。此皆虚寒,忌用寒凉。”《儿科醒》:“小儿属寒之症,有外感有内伤,有症变虚寒,三者不同,治法各异。”外感寒邪,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吴茱萸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科铁镜》。指脐周绞痛的疝气。详小肠气痛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称蛇缠虎带,即缠腰火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