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果蔷薇

小果蔷薇

药材名称小果蔷薇

拼音Xiǎo Guǒ Qiánɡ Wēi

别名木香、鱼杆子、小金樱、白花七叶树、七姊妹

来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R. microcarpa Lindl.],以入药。四季可采根、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藤状灌木,长约5米,茎枝具硬钩状刺,小枝较细。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较短,托叶早落;小叶3~7片,宽卵形至椭圆形,长1.5~5厘米,宽0.8~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内弯的细尖锯齿,无毛;叶柄和叶轴散生钩状皮刺。春末枝顶抽出伞房花序,有花十余朵,花梗长1厘米余,被柔毛;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边缘羽裂;花冠白色,形似蔷薇而小,直径约2.5厘米,花瓣5,倒卵状矩圆形,凹头;雄蕊多数,外长内短;雌蕊心皮多数,花柱伸出萼筒,被白毛柔毛。蔷薇果近球形,肉质,直径约5毫米,熟后红色。

生境分部生于灌丛林缘,山坡、路旁以及丘陵地带。在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根皮含鞣质约57.3%,其它,尚含有机酸、皂甙、树脂、糖类、淀粉、蛋白质、无机盐等。

花含挥发油。

药理作用1、止血试验:狗的股动脉游离半切断或于狗的肝、脾、肾等脏器上切口后,以小果蔷薇提取物的粉剂撒于创口上,加压止血效果好。

2、凝血试验:在试管内,小果蔷薇粗制剂的水提取物和二甲基甲酰胺提取物均有显著的凝血作用。

3、抑菌试验:5%小果蔷薇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0%小果蔷薇液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根:苦、涩,平。叶:苦,平。

功能主治根:祛风除湿,收敛固脱。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腹泻,脱肛,子宫脱垂。叶:解毒消肿,用于治痈疖疮疡,烧烫伤。

用法用量根:0.5~1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四块瓦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块瓦药材名称四块瓦拼音Sì Kuài Wǎ别名四叶对[江西]、四叶细辛、万根丹、灯笼花[吉林]、分叶芹来源为金粟兰科金粟兰属植物银线草Chloranthus

  • 黄粱米

    《中药大辞典》:黄粱米药材名称黄粱米拼音Huánɡ Liánɡ Mǐ别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原形态梁为禾本科

  • 豆渣树

    药材名称豆渣树拼音Dòu Zhā Shù别名冬瓜木、红皮岭麻、鹿食、白花盏、高山望、白苍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安息香科植物赤杨叶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iphyllum fortunei (H

  • 黑龙丝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龙丝药材名称黑龙丝别名白马分鬃、铁线蕨、猪鬃草来源蕨类铁线蕨科黑龙丝Adiantum philippens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性味微辛、淡

  • 芒萁骨根

    《中药大辞典》:芒萁骨根药材名称芒萁骨根拼音Mánɡ Qí Gǔ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茎。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平。"功能主

  • 乌蛇膏

    《中药大辞典》:乌蛇膏药材名称乌蛇膏拼音Wū Shé Gāo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功能主治《圣惠方》:"耳聋,绵

  • 牛骨

    《中药大辞典》:牛骨药材名称牛骨拼音Niú Gǔ出处《纲目》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骼。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烧灰,治吐

  • 野桂皮

    药材名称野桂皮拼音Yě Guì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华南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H.T.Chang[C.chingii Metc.]采收

  • 路路通

    《中国药典》:路路通药材名称路路通拼音Lù Lù Tōnɡ英文名FRUCTUS LIQUIDAMBARIS别名九孔子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

  • 沙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果药材名称沙果别名火炭果、火烫头果、地檀香、香白珠来源杜鹃花科沙果Gaultheria fragrantissima Wall. var. hirsuta (Gard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