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厥证

猜你喜欢

  • 黄连三七

    见《四川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狗癲

    病名。即犬痫。因痫发声如犬吠故名。《外台秘要》卷十五:“狗癫则狗吠。”参见痫、癫、六畜痫条。

  • 九候

    脉诊的一种测候方法。全身遍诊法,以头部、上肢、下肢各分天、地、人三部,合为九候;寸口脉法以寸、关、尺三部各分浮、中、沉,合为九候。详三部九候条。

  • 陈肝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陈乾疽。由体虚风热壅结所致。生于两臂,其状如疖,肿痛难忍,甚或剧痒。治宜扶正祛邪。内服加味黄芪汤。

  • 海昆布

    见《山东中药》。即昆布,详该条。

  • 耳眩

    指耳屏的软骨。在外耳门前侧,左右各一。

  • 痘后害目症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指患痘疮后,由于正气耗散,邪气乘虚入侵,随火上攻害于目,而引起赤丝,或生云翳,甚至因有余邪蕴积而造成凝脂、黄膜、花翳、蟹睛等证而目凸者。治法:根据痘后正气亏耗,余毒未尽的特

  • 惊疳

    见《婴童百问》。即心疳。见该条。

  • 水荭子

    出《本草衍义》。为水红花子之别名,详该条。

  • 胡臭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狐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