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黄芪、白蒺藜、川楝子、炒茴香、炮川乌、赤小豆、炒地龙、防风各一两,乌药二两。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治肾脏风虚,头面虚浮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时疫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各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西番莲别名,详该条。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一长一圆即雌雄也。”即肛门外有两个大小不等的痔核。宜内服苦参丸或手术治疗。
骨名。又名合骨。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即胫骨下端向内的骨突。见踝骨条。
见医要集览条。
【介绍】:参见杜鸿渐条。
【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
见本草经解要条。
出《雷公炮炙论》。即石榴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