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头顶一颗珠

头顶一颗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顶一颗珠

药材名称头顶一颗珠

拼音Tóu Dǐnɡ Yì Kē Zhū

别名延龄草、芋儿七、狮儿七、三角七、头顶珠、天珠[果实]、地珠[根状茎]

来源百合科延龄草属植物白花延龄草Trillium kamtschaticum Pall.、头顶一颗珠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镇静止痛,止血,解毒。用于眩晕头痛,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跌打损伤,腰腿疼痛,月经不调,崩漏;外用治疔疮。

用法用量0.5~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藏延龄草Trillium govanianum Wall.与前两种相似。分布西藏地区,当地亦以其根状茎入药。功效相同。用量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头顶一颗珠

药材名称头顶一颗珠

拼音Tóu Dǐnɡ Yì Kē Zhū

别名玉儿七、佛手七、黄花三七、尸儿七、芋儿七、狮儿七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延龄草及吉林延龄草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 2.Trillium Kamtschaticum Pall.ex Pursh 3.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延龄草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茎粗短。茎丛生于根茎上基部有褐色膜质鞘。叶3枚,轮生于茎顶端;无柄;叶片菱状圆形或菱形,长6-15cm,宽5-15cm。花单生于叶轮中央;花梗长1-4cm;花被片6,2轮,外轮花被3片,卵状披针形,长1.5-2cm,宽5-9mm,绿色,内轮花被3片,卵状被针形,长1.5-2.2cm,宽4-6mm,白色,少有淡紫色;雄蕊6,花药短于花丝或与花丝近等长,先端有稍突出的药隔;子房圆锥状卵形,3室,柱头3裂,反卷。浆果圆球形,直径1.5-1.8cm,黑紫色,有多数种子。花期4-6月,果期7-8月。生于海拔1600-3200m的林下、山谷阴湿处、山坡或路旁岩石下。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湖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

2.吉林延龄草又名:白花延龄草《中国药用植物志》。多年生草本,高35-50cm。根茎粗短。茎丛生于根茎上。叶3枚,轮生于茎顶端;近无柄;叶片菱状扁圆形或卵圆形,长10-17cm,宽7-17cm。花单生于叶轮中央,花梗长1.5-4cm;花被片6,2轮,外轮花被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3.5cm,宽0.7-1.2cm,绿色,内轮花被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3.8cm,宽l-1.6cm,白色;雄蕊6,花药长于花丝,长7-8mm,先端有稍突出的药隔;子房圆锥状,3室,花柱3裂。浆果卵圆形,直径1.8-2.8cm,黑紫色。花期6月,果期8月。生于林下、林边或潮湿之处。分布于吉林。

生境分部1.延龄草 Rhizoma Trillii Tschonoskii 主产于陕西等地。多自产自销。

2.吉林延龄草 Rhizoma Trillii Kamtschatici 主产于东北。自采自用。

性状性状鉴别:延龄草根茎呈圆柱形,肉质肥厚,直径1-2cm,表面暗褐色,无明显环节,上端有棕色膜质鳞片及残留的茎基,下方具凹陷的根痕及残留根。残留根细柱状,表面有环状横纹。

化学成分1.延龄草 地下部分含薯蓣皂甙(dioscin),甲基原薯蓣皂甙元(methylprotodioscin),l-O-β-D-呋喃芹菜糖基(l→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基-表白花延龄草烯醇甙元-24-O-吡喃鼠李糖甙

性味甘;微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镇静;止痛;活血;止血。主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眩晕头痛;腰腿疼痛;月经不调;崩漏;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3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注意1.《吉林中草药》:“本品有毒,用时注意。”2.《陕西中草药》:“反枇杷芋、金背枇杷叶及猪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苏里鼠李树皮

    药材名称乌苏里鼠李树皮拼音Wū Sū Lǐ Shǔ Lǐ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乌苏里鼠李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uss uriensis J.Vass.采收和储藏:

  • 茄叶

    《中药大辞典》:茄叶药材名称茄叶拼音Qié Yè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龙葵碱0.002~0.03%。全植物含胡芦巴碱、胆碱、腺嘌呤、咪唑乙胺、澳洲茄胺

  • 落新妇根

    药材名称落新妇根拼音Luò Xīn Fù Gēn别名猪痾三七、金毛三七、野升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阴阳虎(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

  • 棕榈叶

    《中药大辞典》:棕榈叶药材名称棕榈叶拼音Zōnɡ Lǘ Yè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

  • 黄颔蛇骨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骨药材名称黄颔蛇骨拼音Huánɡ Hàn Shé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功能主治《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

  • 白绒草

    药材名称白绒草别名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轮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来源唇形科白蜂窝草属植物白绒草Leucas mollisima Wall.,以全草入药。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

  • 棘针

    《中药大辞典》:棘针药材名称棘针拼音Jí Zhēn别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性味①《本经》:"味辛

  • 花花草

    药材名称花花草拼音Huā Huā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彩斑桑勒草来源野牡丹科花花草Sonerila picta Kor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结膜炎

  • 七叶子

    药材名称七叶子拼音Qí Yè Zi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海南地黄连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hainanensis Howet T.Che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枝叶,鲜用或晒

  • 何首乌叶

    《中药大辞典》:何首乌叶药材名称何首乌叶拼音Hé Shǒu W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叶片。功能主治治疮肿,疥癣,瘰疬。《现代实用中药》:"生叶贴肿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