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齿衄。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即油柑虫节,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6卷。原题明·李中梓辑注。撰年约1629年前后。内容分金石、果谷、草、木、菜、人、禽兽、虫鱼共8部,332种药,每种记述其性味、主治,并加按语。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指喉痹之因于火者。①由肝胆实火所致者,咽喉红肿明显,疼痛甚剧,壮热烦渴,口苦胁痛。治宜清泻肝胆实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②由阳明胃火炽盛所致者,咽喉肿塞疼痛,吞咽不
心营热盛,又兼胃火铄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温热论》:“再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铄津液。”治宜清气凉营。
出《神农本草经》。为阳起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即羊毛疔。见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承浆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