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过路黄

大过路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过路黄

药材名称大过路黄

拼音Dà Guò Lù Huánɡ

别名姜花草、痰药

来源报春花大过路黄Lysimachia phyllocephal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化痰。主治风热喉痛,咳嗽,大便带血,坠胀,热毒疮等症。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过路黄

药材名称大过路黄

拼音Dà Guò Lù Huánɡ

别名姜花草,痰药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聚叶珍珠全草。夏季采全草,晒干备用。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密被白色或褐色伏贴的多细胞节状腺毛。茎斜向上,基部数节平卧,节上着生纤细的不定根,红褐色,多分枝。单叶对生,至顶端则密集;叶片纸质;阔心脏形或卵形、卵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全缘,有睫毛及小腺点,上面深绿色,下面肉红色。花单生于枝顶部的叶腋内,密集成头状;苞片椭圆形,呈叶状;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下部筒状,先端5裂;雄蕊5,花丝上分下合;子房上位,卵圆形,柱头头状。蒴果球形,褐色,基部有宿存萼;种子近圆形。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丘陵的阴湿路边草丛中。分布四川、广西等地。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化痰。治风热喉痛,咳嗽,大便带血,坠胀,肚子硬痛,热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过路黄

药材名称大过路黄

拼音Dà Guò Lù Huánɡ

别名姜花草、痰药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叶头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phyllocephal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季来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通常簇生,曲膝直立,高10-30cm,在阴湿生境中,茎下部常匍匐,节上生根,上部曲折上升,长可达60cm,单一或多分枝,密被长见1-1.5mm的多细胞毛。叶对生;叶柄比叶片短2-12倍,密被柔毛;茎端的两对叶间距小,密聚成轮生状,常较下部叶大1-2倍,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5-8cm,宽8-40mm,先端锐尖或稍钝而具骤尖头,基部阔楔形,两面均被具节糙伏毛,中肋稍宽,在下面明显。花序顶生,近头状,多花;花梗长1-7mm,密被柔毛;花萼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背面被柔毛;花冠黄色,长10-13mm,基部合生部分长约3mm,先端5裂,裂片倒卵形,有透明腺点;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成筒,上部分离,花药卵状披针形,裂缝边缘具纤毛;花柱长达8mm,下部及子房先端被毛。蒴果褐色,直径3.5-4mm。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600m的阔叶林下和山谷溪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淡;性平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解毒。主风热咳嗽;咽喉疼痛;热毒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草乌

    药材名称大草乌拼音Dà Cǎo Wū英文名Root of Vilmorin Monkshood别名昆明堵喇、草乌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草乌和膝瓣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

  • 香茅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茅药材名称香茅拼音Xiānɡ Máo别名柠檬茅、香巴茅、风茅来源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Stapf,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玉米须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米须药材名称玉米须拼音Yù Mǐ Xū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来源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花头。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炮制晒干

  • 孜然

    药材名称孜然拼音Zī Rán别名马芹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孜然芹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minum cyminum L.采收和储藏:5月果熟时,将植株收回,晒干,除去杂种,留取果实备用。

  • 紫背草

    药材名称紫背草拼音Zǐ Bèi Cǎo别名紫背鹿含草、紫背天葵、紫背鹿衔草、反背红、草本及背红、天青地红、老母猪花头、反背绿丸出处紫背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原名紫背天葵草,云:"紫背天葵草,俗呼紫背鹿

  • 疳积草

    药材名称疳积草拼音Gān Jī Cǎo别名蓝色草、节节红、土夏枯草、黄蜂草来源爵床科明萼草属植物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 (L.) Nees [R. parviflora Nees]的全

  • 地瓜果

    《中药大辞典》:地瓜果药材名称地瓜果拼音Dì Guā Guǒ别名地郎果(《贵州民间药物》),地枇杷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果实。夏季采取尚未成熟的果实,晒

  • 冷水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丹药材名称冷水丹拼音Lénɡ Shuǐ Dān别名高足细辛来源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或

  • 桐皮

    药材名称桐皮拼音Tónɡ Pí别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原形态①泡桐(《纲目》),又

  • 榉树皮

    《中药大辞典》:榉树皮药材名称榉树皮拼音Jǔ Shù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原形态大叶挼树,又名:榉榆、血榉。乔木,高达25米。1年生枝密被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