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实内虚

猜你喜欢

  • 产后寒热

    ①包括产后发热、产后乍寒乍热。详各条。②《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因气血虚弱,脾胃亏损而发寒热,皆不足证。经云:“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内热。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枯槁。切禁发表降火,……下血过多。寒热而

  • 跗(fū 肤)

    同胕、趺。足背部。《灵枢·营气》:“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间,与太阴合。”

  • 雄黄洗剂

    经验方。见《皮肤病学》(中山医学院)。雄黄、硼砂各9克,苦参、川椒、百部各15克。水煎,外洗患处。治疥疮,外阴瘙痒;近代也用于念珠菌病。

  • 偏对口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偏脑疽。见该条。

  • 桐木皮

    见《本草纲目》。即桐皮,详该条。

  • 瓜藤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该疔不计其数,形圆长如瓜形。治同疔疮。

  • 气化无权

    即气化不利。见该条。

  • 八厘麻子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六轴子之别名,详该条。

  • 瞳欹

    病证名。即瞳神欹侧。详该条。

  • 杉树根

    见《四川中药志》。即杉木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