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掖痈、夹肢痈、挟痈、夹痈。多由肝脾二经结热,气滞血凝所致。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疼,乃生寒热;或初起患处即红肿热痛,身发寒热。初宜服柴胡清肝汤,外敷冲和膏;若脓成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协助医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从九品上参见太医署、医博士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喜气,即不可疾行,不能久立。”参见七气、九气条。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审视瑶函》。即用夹法,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八痢。见该条。
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主要合于筋。《素问·五藏生成论》:“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的精气濡养。《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的精气足则
①五种气味: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张景岳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②五运之气,即金、木、水、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