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经闭。详该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胡桃青皮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阴,见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婴儿论》2卷,已佚。
病证名。耳中溃烂有少量脓液。《幼科金针》:“小儿肾经气热,其气上冲耳中,水湿停留,搏于气血而成。发无寒热,不哭不知者,为耳溃,久而不治,恐成耳聋。先以棉球取出其脓,宜红绵龙骨散吹入。”
病名。①指痫因受惊而发者。《诸病源候论·痫候》:“惊癎者,因惊怖大啼乃发。”治宜钱氏蛇黄丸等。②指小儿惊风。唐宋医书所载的惊痫,即指小儿惊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惊痫者,……轻者但身热面赤,睡
出《药籢启秘》。为三仙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党参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油柑根之别名,详该条。
厥证之一。指痰盛气闭所致的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证。《丹溪心法·厥》:“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宜姜附汤。”《寿世保元·厥》:“论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