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出《灵枢·癫狂》。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即竹沥达痰丸,见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生平欠详。
见《金匮要略》。即乌头煎,见该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凉。
病邪侵入的部位。《素问·调经论》:“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高士宗注:“使病无中其经,庶受邪之所,乃能立虚。立虚者,使邪即去毋容缓也,此微泻兼补之法也。”
【介绍】:南宋医家。字万卿。黄岩(今浙江黄岩)人。习儒学。兼通医学,1228~1233年(绍定年间)著《宝庆本草折衷》,已佚。
十剂之一。用苦温或苦寒药物组成,具有燥湿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日: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张从正曰:大寒之病,宜姜附、胡椒辈以燥之;若病湿气,则陈皮、木香、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