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医学切要

猜你喜欢

  • 室女经闭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亦名室女月水不通。指未婚女子的经闭而言。多因情志不遂,心怀抑郁,气血凝结所致。体弱者,用泽兰叶汤,兼服柏子仁丸;体壮者,可用大黄虫丸。

  • 痞饮

    古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水液内停见胸腹胀满者。参见痰饮、积饮条。

  • 玉液

    ①道家养生术语。①指人工炼造的可以服食的丹药。《隋书》:“金丹玉液,长生之事,历代糜费,不可胜纪。”②指唾液。道家认为,吞饮玉液,可以长生。②经外奇穴金津玉液穴之一。见金津玉液条。

  • 手太阳之筋

    手太阳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

  • 胎痫

    病证名。胎中受惊引起的一种痫证。元·曾世荣《活幼心书》:“胎痫者,因未产前,腹中被惊……或母为七情所伤,致伤胎气,儿生百日内是也。其症频频作搐,身热面青手足抽掣,牙关紧闭,腰直身僵,睛斜目闭,多啼不乳

  • 眉疽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发眉疽、眉发、发眉、眉发疽、凤眉疽。此证生于眉棱骨上,形长如瓜,坚硬,疼痛引脑,色赤焮红,二目合肿。治同外痈。

  • 两胁肿痛

    证名。指两胁部肿胀疼痛。多由湿热而致。《张氏医通·诸痛门》:“两胁肿痛,或腹痛,或小便滞者,属湿热。”用龙胆泻肝汤。《辨证录·胁痛门》载有右胁肿痛是脾火内伏,瘀血存注不散而致,用败瘀止痛汤。

  • 五嗽

    五种咳嗽的总称。①《外台秘要》卷九:“《深师》疗五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燥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方用四满丸等。②《外台秘要》卷九:“《古今录验》四满丸疗五嗽。一为气嗽,二为痹嗽,三为燥嗽,

  • 醋哮

    病证名。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即哮拔、醋呛哮详该条。

  • 地顶草

    见《云南中草药》。为灯盏细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