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救荒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8卷。原题太医院手著,实为清·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1~6药性考,共载药415种(不分类),介绍其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7~8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则筋急,恶闻食臭,名曰怒膈。”参见五膈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小肠。参见黄肠条。
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介绍】:见方炯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牛蒡子之简称,详该条。
指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与适应关系,是指导中医学术的基本观念之一。《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或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均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基本
解剖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眼睑。详该条。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即缠喉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