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兔缺

兔缺

病名。又名缺唇兔唇。《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人有生而唇缺,似兔唇,故谓之兔缺。”多由先天而来,宜手术修复。详兔唇与缺唇条。

猜你喜欢

  • 冰翳

    病名。①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冰翳内障,详该条。②似指某些并发性白内障。“冰翳初患,头额眉睑遍痛,眼中赤涩。此由肝脏积热,久成内障,其翳如冰,瞳人渐大。”(《古今医统》)

  • 支饮

    四饮之一。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主要症状为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等。治宜温肺化饮平喘为主。方

  • 推云

    病证名。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推云,又名黄膜上冲。”即黄液上冲。详该条。

  • 司马承桢

    【介绍】:人名。唐代道士。字子微。温州人。师事潘师正,学辟榖导引之术,颇著成效。武则天(公元690年)至玄宗(公元750年)之间,曾多次被召见。后定居于王屋山。卒年八十九岁,谥贞白先生。著有《天隐子》

  • 陈廷芝

    【介绍】:见陈瑞孙条。

  • 牛刺犁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芙之别名,详该条。

  • 甘瓠

    出《诗经》。即瓠子,详该条。

  • 舌卷

    证名。出《素问》。系指舌本卷曲而难伸。《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少阴之脉系舌本、连舌下,厥阴肝经之脉环绕阴

  • 胆虚

    证名。指胆气虚怯所出现的证候。《脉经》卷二:“胆虚……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又称胆气虚,胆气不足。《本草经疏》:“胆虚二证:易惊,属胆气虚;病后不得眠,属胆虚

  • 目胎赤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人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渍于眦,使睑赤烂至大不瘥,故云胎赤。”属胎风赤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