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栝楼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生于脏内,悬于肛外,时流脓水,便痛出血。”相当于内痔、混合痔或并发肛漏者。治疗参见各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阿利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胁痛。详该条。
即茶剂。见该条。
见医述条。
见麻疹全书条。
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偶然作吐,吐量不多,一般不属病态。如果呕吐不止,或者进乳即吐,可由初生拭口不净,秽液内拭(参见生下吐条);或胎前寒热偏盛;或产时外伤等原因所形成。应结合起病缓急,呕吐与哺乳的关
即阳气。《素问·调经论》:“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详阳气条。
指眼、耳、口、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参见七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