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证治参见肋疽条。
见《山东中药》。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
即香薷散第一方,见香薷散条。
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卷三。即阴囊坠胀、疼痛。为疝病的常见症状。可用灸治在足大指、次指下中节横纹中灸五壮。
病证名。见《济生方》。亦名崩中漏下。崩,指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来势急骤,出血如注,漏是出血量少,淋沥不止,或经期血来,量少而持续日久不止者,前人以其出血淋沥不断,如器之漏,故名。在发病过程中,两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枸橘:“遍身者,小枸橘细切,麦麸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浸,少时饮酒。初以枸橘煎汤洗患处。”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口瘘其齿断上有小孔,如蜂窠形。”系慢性根尖炎所导致的瘘管。
见顾氏医镜条。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惊振内障。详该条。
古病名。见《外台秘要·头风旋方》。又称风头旋,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