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州本产药材》。为茺蔚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
病证名。因足少阴肾经经气异常所致。《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生卒】:730~805【介绍】: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天宝(742~755)年间举明经,后官至检校司空左仆射。嗜读书,阴阳杂数无不通晓,尤精地理,著有多种地理图,并有《备急单方》1卷和《
古解剖部位名称。指骨节间相接之处,即关节。又称骨髎。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周氏医学丛书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阳桃,详该条。
病名。明·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名天马疮。”详阴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