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病邪。如六淫。②溢满、浸润、流布。《素问·经脉别论》:“淫气于筋。”“淫精于脉。”③逆乱、扰乱。《灵枢·病传》:“腹痛下淫。”④白淫的简称。《灵枢·五色》:“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
温病治法之一。见《时病论》。用于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口渴、小便黄、无汗,苔黄,脉数,可用鲜芦根、石膏、连翘、竹叶、淡豆豉、绿豆皮等,清凉透邪,诸证可随汗出热退而解。
【介绍】:见盛寅条。
见伤山条。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肺经气阴两虚而引起的发热。多由久病、热病后期,余热恋肺,以致肺经气阴两伤,津液被耗。其症夜热晓凉,多涎善唾,消瘦,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甚或声音嘶哑。治宜益肺养阴,保元
病因之一。指饮食方面积久成习的不良嗜好。如长期饮酒的人易患酒癖。
病名。见《跌损妙方》。多因坠跌、压砸所伤。足跟部肿痛,压之痛剧,横径变宽,不能行走及站立。治宜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后期配合功能锻炼。用药见骨折条。
【介绍】:见计楠条。
煎药法之一。矿物类、介壳类药物,如石膏、代赭石、牡蛎、鳖甲等,因质重难以煎出药味,应打碎先煎,煮沸后约10分钟,再下其他药。此外,麻黄亦须先煎两三沸,掠去水上浮沫,然后下其他药合煎,可避免服后心烦。
即化痰开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