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齿

齿

又名牙、牙齿、户门,是口腔结构之一。有门牙、久齿、乳齿、尽根牙等之分。具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等作用。统属足少阴肾经。足阳明之脉入上齿;手阳明之脉入下齿。齿为骨之余,属肾所主,赖肾精充养,故其生长情况、坚固与否和肾气的盛衰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观察牙齿的润燥枯泽,可以了解肾液胃津的变化,热性病时尤应特别注意。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猜你喜欢

  • 无子

    病名。出《素女经》。指不孕症。参见不孕条。

  • 土白芷

    见《闽东本草》。为山矾根之别名,详该条。

  • 九层皮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 内实证

    证名。里实证的别称。《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

  • 墓头灰

    见《山西中草药》。即墓头回,详该条。

  • 泻白

    即泻肺。详该条。

  • 余注伤寒论翼

    书名。4卷。清·柯韵伯撰,余听鸿注。刊于1893年。余氏认为柯氏著述“条理疏畅,议论明晰”,遂将《伤寒论翼》的抄本予以补缀加注,据余氏自称,其补缀的阙字与柯氏原文微有不合之处。

  • 酸赭

    出《名医别录》。为地榆之别名,详该条。

  • 泡木根

    见《分类草药性》。为盐麸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 湿毒疮

    病名。是发生在下肢的一种湿疡。出《外科启玄》卷八。又名下注疮。多由风湿热客于肌肤所致。发于小腿足踝等处。急性者初起患部皮肤潮红,继起丘疹、水泡、瘙痒,破后黄水淋漓,浸淫成片,常对称发生,属湿热偏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