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槁

鼻槁

病证名。《难经·五十八难》:“毛发焦,鼻槁,不得汗。”槁,枯槁也(《说文》)。多因外感热病肺阴亏虚,致鼻失荣润引起。鼻中少涕,干燥枯槁。此证可见于热性病。宜润肺生津,用清燥救肺汤加减。今之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也称鼻槁。

猜你喜欢

  • 詹旭初

    【介绍】:见詹文升条。

  • 素问直解

    书名。又名《黄帝素问直解》。清·高世拭撰于1695年。9卷。作者鉴于《素问》一书虽有多种注本,但往往有“义意艰深”或“字句文义重复”、“以讹传讹”的缺点,为了“直捷明白,可合正文诵读”,故校订《素问》

  • 乳子脉

    乳子,吮食母奶的婴儿,乳子脉即婴儿的脉象,见《景岳全书·脉神章》。三岁以下的婴儿,其诊脉方法有不同于成人之处:一般以一息八至为平;诊脉只候其脉象,一般不分别其寸关尺部位;脉象以浮沉候表里、迟数候阴阳寒

  • 五大

    人体部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经指南·标幽赋》:“似续而交五大。”

  • 耳针疗法

    指针刺耳廓特定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耳和经络有密切的关系,《灵枢》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论述,并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利用针灸刺激耳廓治疗疾病,在《备急千金要方》、

  • 张世臣

    【介绍】:宋代医家。著《累用经效方》。

  • 国际传统医药大会

    由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91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国传统医药界人士、科学家和卫生管理人员出席,共商发展传统医药的大计。大会诞生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

  • 悲则气消

    气消,指肺气消耗。肺主气,悲伤过度,使肺气运行不畅,久而气郁化热,热蒸则肺气消耗。《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 吴提

    【介绍】:北宋医家。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曾注解《圣济经》。

  • 争墙风

    见《常用中草药配方》。为紫葳茎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