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病名。又名产后肉线出。《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卷三:“产下肉线,临产用力太过,以致脬膜有伤,产妇垂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牵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动,则痛欲绝。宜用生姜三斤,连皮捣烂,入麻油二斤,拌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养生类著作。清·范在文撰。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为老年人的饮食卫生,一为老年病的防治方法。在“饮食相忌论”中强调饮食养生要注意避免各种食物“生之非其地,守之非其时,煮之非其法”;其次,要注意各种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湿气郁积成毒而致病。其特点为慢性过程,病灶渗出物多并较难愈合。如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湿毒下注于肌肤,则小腿溃烂流水,称湿毒流注。
麻风专著。2卷。清·萧晓亭撰。刊于1796年。书中引录古代有关文献,论述了麻风病的病源、症状、36种类型的麻风病辨证治疗,以及麻风病的各种疗法。本书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建国后有排印本。
导便法之一。用猪胆汁加入醋少量,和匀,灌入肛门内(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适用于病后或老年、新产,因肠胃津液不足,大便秘结,体虚不任攻下者。
【介绍】:见张遂辰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常春藤之别名。详该条。
用收敛的药物,以治疗滑脱不固的疾病。《汤液本草》卷上:“涩可以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又如病人多汗或病后自汗,为卫气不固,用牡蛎散以敛汗固表。又如肾虚而遗精,用金锁固精丸以涩精止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