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哈士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秦昌遇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医醇賸义》卷三方。当归、白术、半夏各一钱五分,茯苓、海浮石、杏仁各三钱,薏苡仁八钱,橘红一钱,莱菔子二钱,栝蒌仁四钱。水煎,加姜汁二小匙,冲服。治脾咳,胸懑痰稠,食少体倦。
见《安徽中草药》。为仙桃草之别名,详该条。
察鼻上色的方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鼻端青为腹冷,黑为水气,白为无血,黄为胸寒,赤为有风,鲜明为留饮。
【介绍】:见阮炳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太医局考试医生的制度之一。用以考查其对人体解剖、脏腑之源等理论的掌握情况。即今之解剖、生理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