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蕨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哑瘴喉风。详该条。
推拿方法之一。又称捏积。治疗疳积方法。也可用于治疗遗尿、失眠及其他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手法:首先使患儿裸露背部,平卧,术者立于左侧背后,两手半握拳,两手食指抵于脊背上,用中指第二节与拇指挟起皮肉,自下向
【介绍】:明代官吏。字履素,号阇斋。秀水(浙江嘉兴)人。1616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因体弱多病而留心医药。把薛己的著述摘编成《医宗摘要》一书;晚年又将所搜藏的材料,编成《折肱漫录》一书。
经穴名。代号SI1。出《灵枢·本输》。别名小吉。属手太阳小肠经。井(金)穴。位于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指背神经;并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和指背动、静脉形成的动、静
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卷五。初生儿六七日后,阴囊收缩入腹,啼哭不止者,多系感受寒邪所致。治宜温经散寒。用硫磺、吴茱萸各五钱,为细末,研大蒜调涂脐下,再以蛇床子,微炒布包熨脐部。
①《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方。又名石苇瞿麦散。石苇、葵子各二两,瞿麦一两,滑石五两,车前子三两。为细末,每服一钱,日三服。功能清热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溺时刺痛。②《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
病证名。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又称疟积、母疟、劳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胡椒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高斗魁条。
《疡医大全》卷二十方。当归、白芍药、川芎、麦门冬、通草、炒穿山甲、炒漏芦、天花粉、甘草、茯苓、熟地黄、王不留行各一钱。水煎服。治乳汁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