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病名。因虚而风寒湿邪侵入血脉、肌肉之中所致。《灵枢·周痹》:“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又:“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
通阳虚。一般指气虚或命门火衰,症见畏寒、肢冷,面色白,倦怠、气短、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注解伤寒论·辨脉法》:“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所指为阳虚表气不固的脉象。
【介绍】:见崔嘉彦条。
水清之时。《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交,期在溓水。”张景岳注:“溓,音敛,清也。”水清之时,相当于中秋。
古病名。指发于冬季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夫疫病者……冬时应寒,而暖气折之,则责邪在肾,病曰黑骨温。”其症“里热外寒,意欲守火,而反引饮,腰痛欲折,或胸胁切痛
胀病之一。《灵枢·胀论篇》:“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医醇剩义·胀》:“小肠为受盛之官,居胃之下,受盛水谷而分清浊,水液渗于前,糟粕归于后,寒气上逆,则化物不出,故小腹胀,引腰而痛也。当分理水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膝眼毒。生于足少阳胆经阳关、阳陵泉二穴处。证见焮肿作痛,溃脓较迟。脓液黄白者为顺;若不痛或流鲜血,或疮头渐多者为逆。治同外痈。
推拿手法名。用虚掌或手指,有节律地平稳拍打体表的一定部位。具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以及解痉止痛等作用。拍打背部还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名医类案》卷十:“游让溪翁云:被廷杖时,太医用粗纸以烧酒贴患处
【介绍】:见徐大椿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