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①病因六淫之一,亦称风气。属阳邪,为外感疾病的先导,故外感多有风证,并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症状每有恶风寒、发热及游走性多变性的特点。《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②病证之一。指一类具有动摇、震颤或挛急,或眩晕旋转等症状的病证。由于其证候符合“风胜则动”、“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病机,故称为风证,但由于其致病并非因于感受六淫的风邪,而由肝风内动所致,故又称为内风或风气内动。见内风、风气内动各条。

猜你喜欢

  • 四叶莲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小理

    皮肤纹理细小致密。《灵枢·本脏》:“赤色小理者,心小。”

  • 脏寒泻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 同唾。详该条。

  • 重听

    病证名。重听一名,见《汉书·黄霸传》:“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系指听力下降,听音失真,属耳聋之轻症。《外科正宗》卷四:“虚火者,耳内蝉鸣,或兼重听……此属虚火妄动之症也。”或由外邪壅滞经络致

  • 丑未主土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丑未主湿土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丑未之上,太阴主之。”所指即为太阴湿土。

  • 紫苏和气饮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紫苏饮,见该条。

  • 残风

    病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又名地倾。症见眼睑若有人翻转之状。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 发表温经

    汗法之一。解表药与温通经脉药物并用,以散邪温经的治法。如患者平素阳虚,感受风寒,邪入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腰腿痛,手足凉,苔白,脉濡,用当归四逆汤,发表温经散寒。又如治疗少阴兼太

  • 五诊

    指五脏辨证。临床要综合五脏见证,审察其阴阳虚实。《素问·方盛衰论》:“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