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额疽

猜你喜欢

  • 伏寒喉痹

    病名。见《喉科杓指》卷二:“此症肺经脉缓,寒重色紫,亦不太肿。内服凉剂,久之必烂。”指因寒邪伏于肺经所致。症见咽喉微肿不大,色紫,脉缓,属寒象。切不可作火邪治。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或用

  • 金钮头

    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金扣钮之别名,详该条。

  • 九牛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九牛造之别名,详该条。

  • 见毒消

    见《江西草药》。为蛇葡萄之别名,详该条。

  • 无名穴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后正中线,当第二、三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癫狂。略向上斜刺0.5~1寸。灸3~5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 小青草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 亡津

    即亡津液。详该条。

  • 蜀椒

    出《神农本草经》。即花椒,详该条。

  • 济阴近编

    妇科著作。清·陈治撰。5卷。17世纪末刊行。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前4卷论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证治;后1卷附辑李士材《女科纂》,论述女科各病的简要治法,并附录杨子建的《十产论》。

  • 地棕根

    见《分类草药性》,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