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颊车

颊车

经穴名,代号sT6。出《灵枢·经脉》。别名曲牙机关鬼床齿牙。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附着部,用力咬牙时,当咬肌隆起处是穴。(《针灸甲乙经》)。一说在“耳后坠下三分”(《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并有咬肌动脉通过。主治口噤不语,口眼歪斜牙痛,面颊肿;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腮腺炎等。直刺0.3~0.5寸;或沿皮刺1~1.5寸。艾条灸3~5分钟(图123)。②人体部位名。指下颌角部,相当于颊车穴所在处。《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出大迎,循颊车。”或指整个下颌骨。《医宗金鉴》:“颊车者,下牙床骨也,总载诸齿,能咀食物,故名颊车。”

图123

猜你喜欢

  • 寒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指外感寒邪或阳虚生寒所致的腰痛。《证治要诀·诸痛门》:“若寒腰痛,见热则减,见寒则增。”因感寒邪所致者,腰痛而腰间冷如冰,或连背拘急,脉紧。治宜温散寒邪。用五积散、羌附汤等方;外用摩

  • 臂指

    大指的别名。

  • 祝春渠

    【介绍】:见祝源条。

  • 虚淋

    病名。见《证治汇补·下窍门》。①指肾虚精败之淋证。多因男子精未盛,老人精已衰,而为房劳所伤,致肾虚精败成淋。其证大小便牵引而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治宜温补。用《金匮》肾气丸,或生料鹿茸丸。②即劳

  • 麻证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

  • 板齿

    又名门齿、门牙。即今之切牙。儿生八月板齿始生。详门牙条。

  • 两阳合明

    指“阳明”的涵义及其阳气旺盛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两阳”指太阳、少阳,太阳与少阳相合,阳气明盛,故称为阳明。高士宗《素问直解》:“有少阳之阳,有太阳之阳,

  • 马刀挟瘿

    病名。又名疬串。《灵枢·痈疽》:“其痛坚而不者,为马刀挟瘿”。即瘰疬成串,质坚、其形长如马刀者称马刀。挟颈所生者,因其状如缨络,故称挟瘿。参见瘰疬条。

  • 犁嘴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犁头草,详该条。

  • 溺死

    指落水淹没而致死者。《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人为水所没溺,水从孔窍入,灌注府藏,其气壅闭,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即泄沥其水,令气血得通,便得活。”《证治准绳·杂病》:“溺水死,捞起以尸伏牛背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