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清代医家。字万宁。上元(属江苏江宁)人。长于温病,撰《羊毛瘟论》(又名《瘟证羊毛论》、《羊毛瘟证论》(1795年刊行),为讨论此证之最早专书。
败坏之血。参恶血条。
病证名。亦名妊娠消渴。《妇科胎产百病》:“胎前消渴是三焦火盛,四物汤加生地、黄柏立效。”
见天元玉册条。
见《本草纲目》。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家。所撰《胡元质经效方》,为江淮一带医家所推重。
出《素问·气穴论》。即阴跷脉的照海穴,阳跷脉的申脉穴,左右共四穴。
即自我推拿。见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玉衔。婴儿娩出后清洁口腔的一种方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初生,先以棉裹指,拭儿口中舌上青泥恶血,此谓之玉衡。”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