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①治法,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凡气血上逆,阳气过亢、虚火上炎所致的证候,可采用降法。如和胃降逆、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等均属本法范围。②药物的沉降作用。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

猜你喜欢

  • 念珠藤

    见《广州植物志》。为阿利藤之别名,详该条。

  • 如银翳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如银内障证。详该条。

  • 香附子散

    见《妇科玉尺》卷五。即香附散第一方,见香附散条。

  • 小舌肿痛

    病名。小舌,悬壅垂之俗称。小舌肿痛即悬壅垂肿痛,参见悬旗风条。

  • 仙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 肾虚证

    指肾气、肾阴、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肾虚,……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肾虚,论曰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虚弱,则足少阴之经不利,故其证

  • 崔真人脉诀

    见脉诀条。

  • 牙根

    见《医学准绳六要》。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

  • 痰湿

    病因或病证。详湿痰、痰湿阻肺条。

  • 推拿疗法

    书名。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推拿疗法》编写小组编。本书将中医的按摩推拿疗法作了较系统的初步整理。本书根据中西医结合的原则,着重叙述了一些劳动人民常见病、多发病的具体手法操作和典型病例。1972年由人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