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阳二痫

猜你喜欢

  • 恶子

    见《产宝百问》。即恶阻。详该条。

  • 呷咳

    病名。即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详呷嗽条。

  • 红火老鸦酸草

    见《草药手册》。为廊菌之别名,详该条。

  • 洪宝膏

    见《寿世保元》卷九。即洪宝丹,见该条。

  • 宋霖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丹毒备急方》,3卷,已佚。

  • 肝痨

    病名。①即肝劳。详该条。②《慎柔五书》以虫在于肝则成肝痨。治以五凤丸等方。

  • 程衍道

    【生卒】:十六世纪下叶至十七世纪中【介绍】:明末至清代医家。字敬通。安徽歙县人。为名医程玠(松崖)之侄孙,初为庠生,学儒兼精医术,治疗多验。曾到江苏求教于名医李中梓。程氏推崇唐代《外台秘要》一书,因念

  • 肾主耳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开窍于耳,耳为肾之官,肾气足则听觉聪敏,肾气衰则耳鸣、耳聋。《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通于脑,脑为髓海,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失于濡养

  • 泪骨

    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内侧壁前方,左右眼各一块。

  • 痧秽

    病名。又称痧气、痧胀。见《通俗伤寒论·伤寒兼痧》。详痧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