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铜针

铜针

针具名。指铜质所制的针具。估计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已开始应用。

猜你喜欢

  • 扳法

    推拿手法。见《保生秘要》。又名搬法。扳动肢体,使关节伸展或旋转活动。常用于四肢及颈腰部。有舒展筋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帮助复位等作用。根据用力方向和施行方法的不同而有侧扳、后扳、斜扳等多种。

  • 蜣螂蛊

    病名。蛊毒病之一。《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其脉缓而散者,病发之时,身体乍冷乍热,手脚烦疼无时节,吐逆,小便赤黄,腹内闷,胸痛,颜色多青,毒或吐出,似蜣螂有足翅,是蜣螂蛊。经年不治,啖人血脉,枯尽

  • 太清调气法

    气功功法。通过吐纳以引动“内气”运行,增强生理机能的一种静功锻炼方法。见于明《道藏·太清调气经》。其功法为:在闲暇时,取静室无人处,散发、宽衣、覆被、正身仰卧,舒展两手,即行调气,以鼻行气,以口吐气。

  • 真珠母丸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即真珠丸,见该条。

  • 目干涩

    证名。指眼觉干涩不爽。又名目枯涩。《诸病源候论》卷廿八:“液竭者,目涩。”常由肝肾阴亏,肝虚血少,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等所致。《审视瑶函》:“此症谓目日觉干涩不爽利。”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论治。分别选

  • 两大腿之间的部位。

  • 柠檬香碱草

    见《草药手册》。为隔山香之别名,详该条。

  • 巴达杏仁

    见《本草通玄》。即巴旦杏仁,详该条。

  • 别气

    旁行的经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 生料四物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生地黄、赤芍药、川芎、当归、防风各半两,黄芩一钱半。为粗末,水煎服。治血热生疮,遍身肿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