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遗溺

遗溺

病名。即遗尿。《素问·宣明五气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景岳全书·杂证谟》:“遗溺一证,有自遗者,以睡中而遗失也。有不禁者,以气门不固而频数不能禁也。又有气脱于上则下焦不约而遗失不觉者,此虚极之候也。”《类证治裁》卷七:“大抵遗溺失禁,由肺肾膀胱气虚肺虚补中益气汤加五味牡蛎肾虚菟丝子散;膀胱虚,固脬丸;挟寒,家韭子丸;挟热,白薇散;滑脱,秘元丹、牡蛎丸;命火衰,右归饮、巩隄丸。”《张氏医通·遗溺》:“有热客肾部而遗尿者。经曰: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此系热证。其证发热作渴,或时闭涩,或时自遗,或阴挺不能约制。午前小剂补中益气加黑山栀,午后大剂生料六味丸五味子,常服自效。夏月暑病遗尿者,白虎加人参汤,一服即应。有先因病淋,服利药太多,致溺不禁者,补中益气少佐熟附子。有所伤损,污血畜于胞中,亦令遗失,鹿解屑炙黄为末,和桃仁等分,酒调三钱。咳而遗溺,属膀胱,茯苓甘草汤;不应,五苓散。小儿胎中受冷遗尿,一味补骨脂,炒研,临卧红酒调服,即不遗。”亦可用桑螵蛸散等方。参见遗尿、小便不禁条。

猜你喜欢

  • 降丹

    见《药材学》。为白降丹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尿血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又名产后溺血。多因产后血气虚而热乘之,血得热则流散,渗入膀胱,故血随小便出。治宜发灰、滑石,地黄汁调下。若小腹痛者,属败血流入膀胱,宜用小蓟汤主之(归尾、小蓟根、红花

  • 涩沙藤

    见《陆川本草》。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 气藤

    见《贵州草药》。为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蜀椒

    出《神农本草经》。即花椒,详该条。

  • 毛叶仙桥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 太极磨子手

    推拿手法。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将肩关节作左右旋转滚动的动作。适用于肩部寒凝气聚等症。

  • 八股牛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白藓皮之别名,详该条。

  • 软筋藤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

  • 寒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指外感寒邪或阳虚生寒所致的腰痛。《证治要诀·诸痛门》:“若寒腰痛,见热则减,见寒则增。”因感寒邪所致者,腰痛而腰间冷如冰,或连背拘急,脉紧。治宜温散寒邪。用五积散、羌附汤等方;外用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