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出《眼科龙木论》。即蝉蜕,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情志刺激过度所致的泄泻。《医学入门·杂病》:“七情泻腹常虚痞,欲去不去,去不通泰。”《景岳全书·泄泻》:“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
经外奇穴别名。出《刺疔捷法》。即上迎香,见该条。
阴交、阳交两穴的合称。详见二陵条。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后蜀医家。撰有《保童方》。已佚
【介绍】:三国时期针灸学家。彭城(今江苏境内)人。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的学生,认为胸腹背之间“针之不过四分”的理论可以改变,主张深刺,但未说明直刺、斜刺,可供进一步研究。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紫菀、贝母、桔梗、沙参、香附、砂仁、白蒺藜。水煎服。治肺郁。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七叶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经行情志异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