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补生泻成法

补生泻成法

针刺补泻法之一。以针刺深浅结合生成数区分补泻。补法从生数1~5分;泻法从成数6~10分。《流注指微论》:“夫欲用迎随之法者,要知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说明阳经经浅络深,阴经经深络浅,故所用补泻深浅标准也各不同。见下页表:

猜你喜欢

  • 鸡姆刺

    出《质问本草》。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 痘应出不出

    病证名。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痘疮初起发热三、四日后,应见点而不见点,此因外感风寒,阻于肌表,毒气不能外发所致。其症常伴有头痛,四肢拘急,恶风寒等。治宜解表透毒。用参苏饮,败毒散加减。

  • 清油

    出《岭南卫生方》。为麻油之别名,详该条。

  • 芋根

    见《汉书·颜师古注》。即芋头,详该条。

  • 干苓汤

    《经验医库》方。干姜、白芍药、陈皮、高良姜、柴胡、茯神、当归、防风、黄蜡、黄芪、甘草。加葵花梗心,水煎服。治精髓干枯,小便淋沥不断,疼痛难忍。

  • 猪耳朵穗子

    见《青海药材》。为车前子之别名,详该条。

  • 月经不行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闭,详该条。

  • 吴春岩

    【介绍】:见吴正伦条。

  • 伏案位

    针灸体位。详坐位条。

  • 苦皮子

    见《四川中药志》。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