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蝎梢丸

蝎梢丸

①《圣济总录》卷一百六十九方。蝎尾(微炒)、铅粉各一钱,炮白附子、炒夜明砂各半两,炒僵蚕七枚,青黛一皂子大,冰片麝香各半钱,炮天南星一分。为末,面糊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睡前薄荷汤化下。治小儿惊热,心神不宁,时发瘛疭。②《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方。炒蝎尾半两,天麻附子(炮,去皮脐)、木香、煨莪术各一分,青黛一两,朱砂、麝香、铅粉各半分。为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或柳枝煎汤送下。治小儿惊疳

猜你喜欢

  • 金匮要略浅注

    书名。10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一些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以求阐明要旨,书中删去林亿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

  • 三解散

    《幼幼集成》卷四方。人参、防风、天麻、郁金、白附子、大黄、黄芩、僵蚕、全蝎、枳壳、薄荷、赤芍药、甘草、灯心。水煎服。治小儿露丹,症见小儿百日内外、半岁以上,忽然眼胞红肿,面青色暗,夜间烦啼,脸如胭脂,

  • 晏食

    即戌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

  • 小儿急慢惊风

    病证名,即小儿急惊风和慢惊风的统称。《太平圣惠方》第八十六卷载有治小儿急惊风与治小儿慢惊风诸方,谓:“小儿急惊风者,由气血不和,夙有实热,为风邪所乘,干于心络之所致也。”“小儿慢惊风者,使乳不调,内有

  • 清热解毒丸

    《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寒水石、石膏各八两,青黛四两。为细末,蒸饼七个,水调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食后开水化服,或细嚼生姜汤送下。治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咽喉肿痛,赤眼壅肿,头面发热,唇口干燥,两颊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见订正伤寒论注条。

  • 挺长

    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收。《灵枢·经脉》:“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 伤寒耳聋

    耳聋的一种。指因外感热病而丧失听力者。《医学心悟·耳》:“凡伤寒邪热耳聋者,属少阳证。”《伤寒类证》:“伤寒耳聋有二证:其一未持脉时,令其咳而不咳者,此必耳聋无闻也,此为重发汗虚故也,治以黄芪建中汤;

  • 颜直之

    【介绍】:宋代医家。字方叔。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擅长外科,著有《疡医方论》、《疡医本草》,均佚。

  • 股阴疽

    病名。出《灵枢·痈疽篇》卷九。即附骨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