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医生。撰有《本草音义》2卷,已佚。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通天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
针刺感应的简称,见该条。
病名。指患血崩症日久不止者。《世医得效方》卷十五:“梅饮子治血崩不止,盐梅七个烧灰为末,空心米饮服。又方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烧红秤锤淬酒下。”或用安冲汤、固冲汤等。参见血崩条。
灸用器具。出《外科图说》。是一种雕有不同大小艾炷形状的木模板,用以制作艾炷。
自我推拿方法。即叩齿法。《诸病源候论·齿虫候》:“琢齿二七过,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牢齿。”
即补阴。详该条。
病名。见《脉因证治》卷下。《咽喉脉证通论》:“此症风因痰湿热,久积于内;或食炙煿厚味太多;或房劳抑郁所致。症见耳下红肿,渐趋项下及结喉之间。一边者轻,两边者重。喉内帝丁左右两旁如蛇盘之状,有黄白二色,
见《本草备要》。即茯神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