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药志》。为钩吻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十奇散,见该条。
丛书名。14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896年。《脉义简摩》8卷;《脉简补义》2卷;《诊家直诀》2卷;《辨脉平脉章句》2卷。周氏自称这四种“皆依旧义而衍释之。《简摩》,正义也;《补义》,余义也;《直诀》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家秘天地煎第二方,见家秘天地煎条。
冲脉病误治变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气逆上冲,正在心端。下之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皆冲气犯心,心受其害,且汗下则心液泄,故见如是等症也。宜甘李根汤。”参见冲脉病
【介绍】:见朱天璧条。
病名。出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春水扬波一症,黑睛斜斜高耸而起,若治不及时,“……则渐高失,至极并水不见,神膏如死,俗谓之田螺旋顶。”参见春风扬波条。
人体部位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眼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