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火炽盛,灼伤肺阴。参见火盛刑金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即硝石矾石散,见该条。
见《药材生产手册》。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口角、腮、颧、眼胞等处,初起黄泡,光亮明润,四畔红色缠绕,麻痒感间作,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属脾经毒火而发。治疗同疔疮。
病证名。亦名经行不寐。指经前或经行则失眠,甚至通宵不寐,经期过后则恢复正常的病症。多因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肝火旺所致。阴虚火旺是阴血亏耗,心火偏旺或肾阳不足,经行时经血下注,阴血愈虚,不能上济心火,
见司牧安骥集条。
病证名。①胀病之一。一名胀。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仁斋直指方·胀证》:“七情郁结,气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体肿大,四肢瘦削,是为气胀。”气虚、气热、气寒亦可致气胀。《医碥·肿胀》:“因于气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