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体表部位名。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上引缺盆、膺、乳……。”

猜你喜欢

  • 降龙伏虎

    养生术语。①在炼丹药中,以龙喻水,以虎喻火。水火未济则丹未成;水火既济为丹成。②在节制情欲中,龙指心火,虎指肾水。降龙是力制嗔怒和色欲,使心火下降;伏虎是使肾水上润。心肾交则人可健康而长寿。

  • 痘毒

    指引致痘疮(天花)之邪毒。中医认为痘疮系因内蕴之胎毒为外在的天行疠气所引动而发病,故称为“痘毒”。《医学正传》卷之八:“盖因胎毒藏于命门,遇岁火太过,热毒流行之年,则痘毒因之而发作矣。”

  • 痎疟

    病名。①即疟疾。出《素问·疟论》等篇。①疟疾的通称。《圣济总录·疟病门》:“痎疟者,以疟发该时,或日作,或间日乃作也。……寒温瘅疟,动皆该时,故《内经》统谓之痎疟。”②指间日疟。《说文解字》:“痎,二

  • 鍉针疗法

    是指用鍉针按压穴位皮面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虚证用补法,即将针轻压,待局部出现红晕或症状消失时去针。实证用泻法,即将针重压,待患者有痠胀感扩散时去针。但不应伤损皮肤。每日或间日一次,一般以10

  • 劆法

    眼科手术方法。见《外台秘要》卷十一“劆者,或以针锋微刺之,或以灯心草微刮之也。”(《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适用于椒疮、粟疮等的治疗。

  • 青蛇仔

    见《岭南草药志》。为狗肝莱之别名,详该条。

  • 脾死脏

    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轻按大坚,重按中空,或脉来摇荡不定,突然中断。《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 宁嗽膏

    《古今医鉴》卷七引京师方。天门冬(去心)半斤,杏仁(去皮)、百部、百合、贝母(去心)、白术各四两,款冬花五两,紫菀三两。上药捣碎,用长流水二十碗,煎至五碗;滤渣再煎,如是者三次,共得药汁十五碗,入饴糖

  • 栝楼仁

    出《药性类明》。即栝楼子,详该条。

  • 中医学概论

    书名。①南京中医学院编著。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9年修订再版。修订本分上下二编。上编以基础理论为主,分别介绍阴阳五行,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证候分类、诊法、治疗法则、药物、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