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八方。秋石、茯苓、山药、阳起石、鹿角霜各等分。为末,酒糊为丸。治房室过度,精髓耗败,伤于肾元,以致阳萎者。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人中黄,详该条。
病名。见边继孝校刊《竹林女科证治》。妊娠中暑热之邪。症见发热口渴,自汗闷乱,昏愦倦怠,胎动不安。治宜清暑安胎。方用香薷饮,大渴多饮加麦冬、黄芩、花粉、五味子、栀子。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指经水断绝。详该条。
宋代福利设施。据载系专为收葬无依无靠的尸骨而设。
【介绍】:见汪淇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尾骨伤。见尾闾骨伤条。
病名。①疟疾之一。《素问·疟论》:“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后世论温疟,复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因素有伏热,复感疟邪所致者。《金匮要略》:“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