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证之一。多由忧思过度,以致心脾气机郁结不舒。《类证治裁》卷三:“心脾郁,怔忡崩漏,归脾汤。”参见五脏郁证条。
五输穴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十二经各有一个荥穴,即鱼际(肺)、二间(大肠)、内庭(胃)、大都(脾)、少府(心)、前谷(小肠)、足通谷(膀胱)、然谷(肾)、劳宫(心包)、液门(三焦)、侠溪(胆)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尚之,又字漱泉。江苏金山人。世医出身,初为太学生,三试不第,遂弃科举,继承家业为医。博通经史百家、天文历算,所辑《神农本草经》,为流传至今之本草经辑本之一,对整理和继承古代本草学
参见高憩云外科十种条。
指未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昳慧。”参见十二时条。
同消食化滞。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金龙胆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即产后恶血入心。详该条。
见大观本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