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脏寒腹胀

脏寒腹胀

证名。指阳虚受寒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脏寒腹胀之症,四肢常冷,小腹胀急,冷硬如冰,小便清利,大便时泻,不思饮食,唇口色白,言语轻微,《内经》所云正水,即脏寒生满病之症也。”多因真阳素虚,脏气不足,又口食冷物,身得寒气阴寒痞塞所致。《金匮翼》卷四:“有寒气入里而胀于内者,盖阴气凝聚,久而不散,内攻肠胃,则为寒中胀满泄利之症。经云:脏寒生满病是也。”治宜温阳散寒。肝肾虚寒,腹冷如冰,大便不实,八味丸小便不利金匮肾气丸。脾肺虚,不思饮食,言语轻微,理中汤。手中逆冷,四逆汤。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猜你喜欢

  • 生生子医案

    见孙文垣医案条。

  • 强中

    病证名。①指阳兴不痿,不能洩精或精液自出者。《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强中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由于饵食金石丹药,火毒内盛,或因肾气衰弱,虚阳妄动所致。证见阴茎常举,不能精或精液自泄等。

  • 背输穴

    即背俞穴。详该条。

  • 怀中抱月大小缠丝手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弓箭步,前臂交于胸前,掌心朝上,斜向外上方弹出,旋即收至胸前,手掌翻转向两侧伸出,再迅速收至胸前。左右同姿,上下交替。

  • 病穿掌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 太极丸

    ①《验方汇辑》卷十方。天竺黄、胆南星各15克,大黄(酒浸)6克,僵蚕9克,麝香0.9克,冰片0.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化下。治小儿时疫,发热昏沉作搐者。②见《伤寒

  • 孙南屏

    【介绍】:见孙橹条。

  • 刘渊然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明代道士兼医家。江西赣县人。幼年出家,在祥符宫当道士,通医药。洪武二十年(1387年)受召于朱元璋,号高尚。永乐年间(1403~1424年)随皇帝到北京。仁宗时,号“长寿真

  • 五阴气俱绝

    指五脏精气衰竭。五脏的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衰竭时,则神志活动障碍,出现转眼不视,神志昏迷等危重症状。《灵枢·经脉》:“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 豆渣石

    出《盘山志》。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