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广西中草药》。为五指毛桃根之别名。②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金雀根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麦芽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7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后囟之别称。出《奇效良方》。婴幼儿元气充实者则脑后顶门坚实而矫健。
证名。指内热炽盛,熏蒸于外。常为热聚阳明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论条辨》卷四:“蒸蒸,热气上行貌,言热自内腾达于外,犹蒸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夹蛇龟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太平圣惠方》:“中马毒,其状腹痛,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千金要方》:“儿卒中,马来闻马鸣,马上衣服,马汗气臭,皆令人中忤。”故又名中马忤。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出《花历百咏》。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