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生大蒜捣烂成泥敷贴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方法。敷贴时间约1~3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虚劳,乳蛾等。
恶寒战栗。《素问·风论》:“故使人佚栗而不能食。”
《中国妇科病学》引石芾南方。益母草、丹参、桃仁、当归、益元散各9克,藕汁15克,童便30克。水煎,加童便冲服。治恶露不下,热甚烦躁,不欲近衣,瘀热内结之症。
【介绍】:见朱栋隆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头顶部的中央部位。
证名。指因咳嗽引致胁痛发作,或因胁痛而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胁痛应嗽,肝藏血,咳嗽气涩不利,咳应两胁,小柴胡加青皮、苏子。”参见肝经咳嗽、咳嗽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路路通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玉龙鞭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