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

猜你喜欢

  • 承山

    经穴名。代号BL57。出《灵枢·卫气》。别名鱼腹、肉柱、伤山。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腓肠肌两肌腹交界处下端,当踝关节伸展时呈“人”字形凹陷处;或于委中直下8寸处取穴。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

  • 恶露不止

    出《肘后备急方》。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 外寒

    ①外感之寒邪。因寒邪袭表,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等症。②指体表阳气不足,形寒怕冷的证候。《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 五拗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荆芥(不去梗)、桔梗(蜜拌炒)各五钱,甘草二钱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不拘时服。治感受风湿,及形寒饮冷,痰嗽咳逆连声者。

  • 十宣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邪病大唤,骂詈走,灸十指端,去爪一分,一名鬼城。”《奇效良方》列作奇穴,名十宣。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处,左右共10穴。主治休克,昏迷,晕厥,高热,中暑,癫痫,小儿

  • 干支

    即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详各条。

  • 肉蜒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病虾。见该条。

  • 张子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河内(今河南省)人。曾任尚药奉御。

  • 陶针疗法

    是指用陶针在体表特定部位浅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起源很古,现在尚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临床操作时,一般均选用中锋陶针,慢性虚寒病症用轻刺激,急性实热疾患用重刺激。

  • 光明

    ①经穴名。代号GB37。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处。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腿痠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