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08~833【介绍】:唐代杰出的藏族医学家。公元708年,出生在西藏堆龙德庆地区。曾任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对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曾多次到祖国内地和印度等邻近国家和地区学习医学,集
见舌鉴总论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远道刺。见该条。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慢惊风的一种证型。症见抽搐,兼目如橘黄而上视,不乳食,气虚欲脱等。多因泄泻过久,损伤脾胃,土虚木亢所致。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小便不利。若见小便淋漓频数而黄者,多因疮毒内结膀胱,宜用八正散加减以清热利尿;若因久患疮疡耗阴竭液而茎中涩痛,小便短少者,多因损伤肾气所致,宜用肾气丸加
指未病而用针灸刺激穴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喜成痫。河洛关中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旋覆花、桂心、炒枳实、人参各五分,干姜、芍药、白术各六分,茯苓、狼毒、炮乌头、煅矾石各八分,炒甘遂三分,细辛、煨大黄、黄芩、炒葶苈子、炒芫花、橘皮、炒吴茱萸、厚朴(姜制)各四两。
【介绍】:见汪宦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生卒】:约1630~1705【介绍】:清眼科医家。名化龙。山东益都人。少因病目废读,后王万化传《孙真人眼科秘诀》治愈目疾,以眼科为业。悬壶青州,名重于时。编撰有《眼科入门》、《眼科阐微》、《注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