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胁痈

胁痈

病名。出《医学入门》卷六。又名穿胁痈胁疮。指生于胁部的痈。由肝胆经郁火而成,多发于体虚之人。此证易发于软胁部,初起如梅、如李,逐渐长大,色红焮痛,易脓易溃,脓多稠。治宜解郁泻火,服柴胡清肝汤;或用地榆双花各五钱,川贝母当归各二钱,穿山甲(炮)、赤芍各三钱,皂刺连翘白芷各钱半,甘草二钱,夏枯草一两,牛子钱半,地丁一两,鲜菊花根一两,煎服;已成脓者服托里透脓散,并切开排脓。参见外痈条。

猜你喜欢

  • 气营同病

    见气营两燔条。

  • 镇靖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震为青睛,络通胆之腑,脏属于肝……,肝胆相为表里,主鼓发生机,怒下可逢,邪莫能犯,曰镇靖廓。”其意指肝胆具有增强正气,促使生机旺

  • 厥阴病

    《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

  • 四气调神大论篇

    《素问》篇名。四气,指春、夏、秋、冬四时气候。调,调养;神,指人们的精神意志。四时气候的变化,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意志的活动,则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表现。内在脏器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才能保证

  • 蝙蝠粪

    见《中药材手册》。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

  • 病儿

    ①病名。即恶阻。《证治要诀》:“胎前恶阻,俗谓之病儿。”②儿童患病之称。

  • 饼草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毛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 鬼祟脉

    即祟脉。详该条。

  • 马木通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关木通之别名,详该条。

  • 扯法

    推拿手法。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捏住皮肤一提一放,至皮肤上出现充血性红斑为度。清·夏云集《保赤推拿法》:“扯者,于儿皮轻轻频摄之而频弃之也。”常用于眉心(印堂)、颈项、腹背等处。有祛风散寒,退热止痛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