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俞

肾俞

经穴名,代号BL23。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通过。主治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以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猜你喜欢

  • ①(fǎn)。①仲景十二脉之一。《诊家正眼》:“曰反者,来微去大,病在里也。”②同返。回、还、退出。《素问·五脏生成篇》:“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③治法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

  • 毒注

    注病之一。《诸病源候论·毒注候》:“毒者是鬼毒之气,因饮食入人腹内,或上至喉间,状如有物,吞吐不出,或游走身体,痛如锥刀所刺,连滞停久,故谓之毒注。”参见疰条。

  • 心蔽骨

    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

  • 榆子

    见《食疗本草》。即榆实,详该条。

  • 刘志大

    【介绍】:见刘宇条。

  • 螃蟹夹

    见《四川中药志》。为枫香寄生之别名,详该条。

  • 古与府通。有聚集、府库之意。古人把人体内部一些传化水谷的器官,统称六府,以别于藏精气的五脏。参见六腑条。

  • 金匮心典

    见金匮要略心典条。

  • 野含羞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

  • 五形志

    形,形体;志,情志、精神。指五种不同形志的人,发病时有不同的表现。《素问·血气形志篇》:“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