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气血不荣于发所致。《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气血损少,不能荣于发,故令发不生也。”亦有因疮而秃落者,均宜地黄丸内服。
丛书名。又名《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或《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清·文晟辑。成书于19世纪中期。内容为《内科摘录》、《外科摘要》、《慈幼便览》、《增订达生篇》、《编方补遗》、《药性摘录》。
《古今医鉴》卷三方。鸡子(用清)一个,白蜜一大匙,芒硝三钱。以凉水调和饮服。治伤寒时气,热极狂乱;并治发热不退。
见《本草备要》。即柽柳,详该条。
《金匮要略》方。栝蒌实一枚,薤白半斤,白酒七升。水煎,分二次服。功能通阳散结,行气祛痰。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方中栝蒌祛痰,开胸散结;薤白通阳,行气止痛;白酒助药上
见《福建民间草药》。又名金柿根、猴局根。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 Wendl.的根。分布浙江、福建、湖南等地。甘,温。健脾,益肾,理气,固涩。治久泻,脱肛,水肿,脚气,疝气,风
①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寻骨风之别名。②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通光散之别名,各详该条。
【生卒】: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云和,号羲桐,江苏丹阳人,勤奋钻研医学数十年,日课生徒,晚则灯下批阅方书,每至油尽。为人治病颇众,然不以医名。晚年采各家之长,结合自身临证经验,于1
药物学著作。又名《本草隽》、《中国药学大纲》。1卷。日本·伊豫专安(平住)撰。刊于1755年。此书是《本草纲目》的择要本。共载常用药151种,不分类。每种均有释名、集解、选用、修治、气味,良毒(指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