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后疮

耳后疮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一。即锐毒,见该条。

猜你喜欢

  • 钟乳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钟乳石、白石脂各六铢,通草十二铢,桔梗半两,硝石(一方用滑石)六铢。为粗末,水煎取汁,内硝石令烊化分服。治妇人缺乳。

  • 津泄

    水液外渗。《素问·宝命全形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

  • 尿床

    病名。《诸病源候论·尿床候》:“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类证治裁》卷七:“睡中自遗,多属下元虚冷,宜螵蛸丸,然遗失

  • 裴王庭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色旁通五脏图》1卷,已佚。

  • 伤娠

    出《三国志·方技传》。即小产。详该条。

  • 雷敩(xiào 效)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代药学家。擅长于药物的炮炙方法,著有《雷公炮炙论》,此书专论中药炮炙,并详述炮炙过程中的宜忌,对祖国药物学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后代本草书中。

  • 西国草

    出《海上集验方》。为覆盆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 许宣治

    【介绍】:见许豫和条。

  • ①病邪。如六淫。②溢满、浸润、流布。《素问·经脉别论》:“淫气于筋。”“淫精于脉。”③逆乱、扰乱。《灵枢·病传》:“腹痛下淫。”④白淫的简称。《灵枢·五色》:“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

  • 盘肠似内钓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即小儿盘肠气痛,表现有干啼,额上汗出者。多因小儿肠胃脆弱,突为寒气所搏而成。治宜利气散寒。用金铃子散加减(《幼科发挥》)。